一、心态过急,视训练为神丹妙药,一吃就灵。
在与家长沟通时,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家长一定要知道,训练不是神丹妙药,孩子接受训练并不是一下子就会有很好的疗效。无语言的孩子并不是一接收训练就可以说话;语言理解不好的孩子也不是在接受训练伊始就可以较好的理解他人的语言。家长的急切心情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我们必须劝告家长,不能过于急躁,否则会使自己陷入焦躁的陷阱中,对儿童的训练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若以急躁的情绪训练儿童,制定的目标就会过高,由于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家长会气急败坏,并将自己的情绪感染到孩子,影响孩子的情绪、生活和学习。因此,作为家长,拥有平稳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家长必须了解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路,只有耐心而科学的教导,孩子才会不断进步。家长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断寻求较适合自己孩子的训练方法,制订出较适合的目标。孩子的进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只有一定的量变才能产生质变。因此,家长千万不能轻视孩子没有明显进步的训练过程。
二、总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比较。
在学校或机构中,每个孩子的能力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家长见到的孩子多了,自然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相比较,而且往往与能力较好的孩子比较,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达到某某的程度,孩子达不到,家长就灰心丧气,对训练失去了信心。作为机构或学校,我们不提倡家长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即横向比较,而应该将孩子的现在与过去比较,即纵向比较,看看孩子在哪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在哪方面进步较慢,从而找出原因,对计划进行相应的修改,为下一步的训练作更好的准备。
之所以我们不提倡儿童之间的横向比较,是因为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每一个儿童都有他自身的特点,由于基础的不同,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异,儿童的进步表现也就存在差异。另外,家长的比较往往是用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与其他儿童较好的方面进行比较的,这种比较是不公平的。因此家长要多注意自己孩子的长处,多拿孩子的现在与过去相比较,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更有助于家长信心的确立。
三、将希望寄托于老师或机构。
首先我们可以与家长朋友算一个账,我们的孩子每天在机构中的时间是多少,在家里的时间又是多少,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长还是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长?答案是很清楚的。家长将一切希望寄托于老师或机构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孩子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与家长在一起,更多的是从家长处获得知识。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好的行为通常都与家长教育方式方法有关联。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孩子在妈妈面前若是得不到满足就会躺在地上哭闹,而在其他人面前就会乖乖的听从大人的话。家长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启蒙教育作用就更为重要。在儿童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家长会反映儿童的很多问题行为,专业教师会给家长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家长在实施的过程中,会认为解决儿童问题行为比较难,从而选择放弃,把问题交给了教师。家长的这种表现是一种逃避,较终孩子的问题行为也不会得到很好地解决。
其实家长每天都会有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从教师那儿获得很多训练技巧,将这种技巧加以总结,可以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即使困难,只要我们的家长坚持,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治疗师。这样家长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儿童教育经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且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有个较好的成长环境,解决双方面的困扰。
四、过于重视儿童会几个项目而忽视儿童能力的提高,只看局部而忽视整体。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尤其是低功能的孩子,项目简单,而且很多项目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得很少。家长面对这样的项目存在两种心态:一是对教师制定这样的计划不理解,认为如此简单的计划会妨碍孩子的进步;二是家长会简单的按专业教师制定的计划去训练自己的孩子,却不知道该项目的目标。他们会告诉教师,孩子会什么项目了,什么项目可以正确反应多少次了。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训练过程中,关键是看儿童的某一方面的能力是否达到了,是否可以轻松的学会一种新技能。在训练的过程中,当儿童达到这种能力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儿童有这方面的学习意识了,我们的训练方式是的,而不是算一算儿童会了几个内容。孩子会这个内容,家长就很满意,若是孩子有哪个内容不会,家长就会很丧气。只要是我们的孩子在整体上有了进步,家长就不要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个别的项目上,孩子总体上进步了,我们应该看见。同样,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家长要多看孩子的长处,生活就会别样的美好,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如此。
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是艰辛的,在艰辛的历程上家长是较重要的舵手,家长拥有好的心态和技能尤为重要。以上几点是很多家长存在的问题,真心希望家长们克服以上的困难,为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家长也可以在艰难的路途上另有一番收获。
上一篇:自闭症患儿症状表现有什么啊